随着年龄的增长,步入高中的少男少女告别了天真烂漫、无忧无虑、欢乐明朗的少年时代,迎来了充满活力、骚动神秘的青春期。
由于情窦初开,相互间就产生了一种情感上的吸引,有彼此接近的需要,对异性的注意也越来越强烈,在相互不断交往和彼此好感的基础上,可能会出现爱情的萌芽——早恋现象。
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和成人一样,都有自己的隐秘世界,只要我们用亲近、关心、尊重、理解而不是鄙夷、歧视、讥讽去对待“早恋”的学生,他们一般都会听从劝告,接受教育的,而训斥和惩罚,只能引起他们的反感。
作为教师,特别是班主任,对“早恋”学生,首先应端正教育思想与态度,还要根据早恋学生的程度、方式、时间的不同,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。
因此,就早恋问题与学生促膝谈心,架设心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。所以22级计算机1班组织召开了“中学生男女同学之间应该如何正确交往”的主题班会,目的就是为了能让学生正确的对待早恋问题,从根本上去解答他们心中的疑惑,让学生真正找到正确处理高中男女同学之间关系的方法。
一、向学生剖析早恋现象和存在的问题。
高中生的早恋,是不自觉的、无意识的,其主要特点有以下两点:
1.心理上的喜悦与茫然并存。
高中生的早恋开始仅仅是好奇、模仿,有的是“一见钟情”或“一事钟情”,有的本无明确的爱恋对象,但一旦接触,发展神速,这是因为青春期的高中生具有热烈、冲动的感情特征。
特别是他们把这种性爱与枯燥而紧张的学习相比,感到喜悦和新鲜,但是在喜悦中他们又常常感到茫然。
2.高中生的早恋处于一种半抑制状态,既隐蔽、含蓄,又直率、外露。
由于他们多多少少还是明白一点,高中生早恋是不对的,会影响学业与进步,家庭、学校、舆论的压力也使他们产生一种心理制约力,因而理智的抑制多于感情的外露。
总的讲,早恋的感情基础是真诚而健康,出于对对方的爱慕。然而当前高中校园早恋现象日趋严重,并呈四个鲜明特征:
(1)行为公开化。以前学生恋爱是小偷式地下活动,而今学生恋爱毫无顾忌。
(2)动作神速化。入学一个月的时候,我们调查了高一学生早恋状况,每个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。
(3)方式信息化。利用手机、QQ、微信、游戏谈情说爱。
(4)恋爱联盟化。几对人集体行动,同时约会,形成恋爱同盟。
二、切入实际,结合班级情况进行分析。
高中生异性之间的爱慕和憧憬,正如早晨太阳初升时的一层薄雾,它是美好的,但绝不能让其酿成云,酿成雨,甚至酿成雷电和冰雹。
青春期的异性交往历来是个敏感的话题,教师、家长、学生都不约而同、小心翼翼地回避这个话题,一旦发现男、女同学之间交往增多,老师和家长虽不至于视之为洪水猛兽,但神经紧张是免不了的。
正如我在班会结束时说的那样:“青春多美好,我希望每位同学都能以健康、积极、乐观的心态去迎接明天的太阳,那将是老师最大的欣慰!”
供稿:22级计算机1班班主任吴辛培
图片来源:22级计算机1班蔡浩俊
审稿:学校办公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