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愈曾言:“术业有专攻。”而在后工业化的21世纪,发挥个人专长、作为社会机械中高效高能的齿轮似乎正变得越发重要。正如性能均衡的丰田花冠因为缺乏突出的优点,评价不如操控性优越的宝马3系一样,这个时代更青睐在某一领域表现卓越的人才,而非样样均衡的能人。
诚然,一个人成才的路上必须经受通识教育,在各个领略有所涉猎。此后,发掘自己的专长并将其发挥至要极致才是明智之选。因为人的时间、精力有限,妄图样样都学、门门都精,不仅将收获与初衷相背的结果,还将沦为“没分晓的钝汉”。
无论从社会现象上观察,还是从自然科学角度推究,舍弃部分特性或功能而成就另一方面的突破,都是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环境、发挥功能的必要条件。始祖鸟舍弃了祖先恐龙庞大而有力的身躯,进化出可滑翔的翼才得以在严酷的灾难中存续;合金舍弃了金属原本的硬度才获得了诸多更为实用的特性。这是一个已经被诸多实例证明了的命题。放弃一部分的能力并不意味着退步,而是新的发展空间与机遇。对于人的成长也是同样。当我们进入大学乃至社会,是否还需像以升学为主导的中学一样将各门学科都放在同等优先?具有成长性思维的人应当意识到自己所需要的是什么,并将从其他事务上节约的精力投入其中,获得长足的发展所需的积淀。
学会扬长避短还不够,进入社会的我们必须保证自己能契合社会需要。宝马3系之所以敢于舍弃后排乘客的舒适性以加强操控体验,是因为它将目标定位于男性用户,并自信目标客户会为此设计买单。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快,人的时间成本日益升高,如果在开端就没能做好充足的调查而误入歧途,那么我们投入的精力就会被置于浪费的风险之下。几年前炙手可热的财会专业现今大有被人工智能取代的风险,就着实令人叹息扼腕。
更进一层思考,人的发展与自我成长始终是动态的过程。世界在变,为了适应环境,我们所需加深加强的优点不也在不断变化吗?近年柯斯达等日本企业纷纷抛售其部分产能,这难道是象征萧条吗?绝非如此,正是舍弃了落后而低效的产能,它们才能轻装上阵、继续进步。这种敢于追逐时代的勇气和进取心,值得我们学习。
为了成才,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改善自身、用自己的强处立足于社会是有必要的。自然,人终究与汽车不同,我们的生命思想更灵活,也应更丰盈。或许保留些无用之用也自有其意义?不过,这都是先适应好社会的后话了。
供稿:2023级美术1班
审核:学校办公室